《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示(第二次)
《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示(第二次) 一、規劃概況 (1)規劃名稱:《貴陽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專項規劃(修編)》(2021-2035年) (2)規劃范圍:貴陽市域范圍及貴安新區直管區范圍。貴陽市域六區(云巖區、南明區、觀山湖區、烏當區、白云區、花溪區)、三縣一市(息烽縣、開陽縣、修文縣、清鎮市)及貴安新區直管區,總面積8415平方公里。 (3)規劃期限:2021-2035年,近期-2021-2025年,中遠期-2026-2035年,遠景-2035年后。 (4)規劃對象:本次規劃對象為城鄉生活垃圾,不含建筑垃圾、工業固廢垃圾和危險品垃圾。 (4)規劃內容:本次規劃內容主要包括城鄉生活垃圾分類體系規劃、生活垃圾轉運體系規劃、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規劃、農村生活垃圾處置規劃。 (5)規劃目標: 近期目標:以問題為導向,提升生活垃圾分類及處理能力;繼續推進北部生活垃圾焚燒項目建設,重點推動東部固廢循環產業園開工建設;補齊焚燒飛灰、滲濾液及有害垃圾處置設施短板,開展小型焚燒設施試點建設;實施存量垃圾治理,逐步開展高雁、比例壩等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及生態治理工作;形成以垃圾分類為基礎,以資源化處理技術為主,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至2025年底全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能力的65%以上,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處理能力達10000噸/日以上,初步建立起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體系。 遠期目標:全面建成城鄉統籌、布局合理、技術先進、安全可靠、可持續發展的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形成與1000萬人口城市規模相適應的環衛處置能力水平。全面普及實施生活垃圾源頭分類、實現分類收運與處理,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率達到50%以上,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達90%以上,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50%以上。 遠景目標:提高生活垃圾資源轉化,將垃圾“變廢為寶”,為百姓生產生活服務,實現真正的節能環保,讓垃圾分類的意義得以升華! 二、規劃內容 規劃內容主要包括城鄉生活垃圾分類體系規劃、生活垃圾收運系統規劃、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規劃、農村生活垃圾處置規劃等。 三、主要環境影響與減緩措施 規劃環評根據城市生活垃圾收運系統規劃、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規劃、農村生活垃圾處置規劃,分類提出各類規劃項目的環境預防、減輕、修復和補救等措施。從優化選址、工藝設備選擇、大氣污染防治、地表水污染防治、地下水污染防治、噪聲污染防治、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提出了對垃圾收集、運輸、垃圾轉運站、垃圾焚燒發電廠、固廢循環產業園、農村生活垃圾收運及處理等各類項目提出環境保護措施要求。 四、規劃環評初步結論 規劃項目的實施有利于加快補齊貴陽市生活垃圾收運處置存在的短板弱項,規劃垃圾分類系統、分揀轉運設施、終端處理設施等建成后,有利于實現貴陽貴安生活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從根本上解決當前生活垃圾無處填埋的困境。規劃項目的實施總體上符合國家、省要求,規劃項目總體布局基本符合貴陽市“三線一單”分區管控要求。 本規劃的實施能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運輸體系,大體提升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并因地制宜推進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但規劃實施過程中,可能對周邊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對土地資源、水資源、大氣環境和水環境等造成一定壓力。本報告認為經優化調整后的方案在優化調整規劃目標、布局、規模、建立健全環境管理體系、落實資源保護和環境影響減緩對策和措施后,從資源環境保護而言是可行的,也有利于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五、征求意見的公眾范圍 規劃范圍內居民、相關政府部門、企業、社會組織、相關行業專家等關心關注本規劃的人員。 六、公眾意見表鏈接 見附件 七、公眾提出意見的方式和途徑 請針對公眾意見表相關內容向環評編制單位進行反映,公眾可通過電子郵件、信函等方式向規劃組織編制單位及規劃環評編制單位提交公眾意見表。 八、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公眾可在本公告發布起,10個工作日內提出意見和建議。 九、規劃組織編制單位及聯系方式 單位名稱:貴陽市綜合行政執法局 單位地址:貴陽市云巖區毓秀路27號 聯系人:胡工 聯系電話:0851-86831839 電子郵箱:657854452@qq.com 十、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機構和聯系方式 單位名稱:北京中環智云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單位地址: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富力中心A7座20樓20號 聯系人:楊工 聯系電話:18585006117 電子郵箱:464206307@qq.com
? ?2022-01-12
